当前位置:首页>改革政策

山东省16市和省本级、胜利油田医保卡跨省结算、普通门诊省内和跨省联网结算今日正式开通运行

发布日期: 2021-12-0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

11月1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现场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医保卡跨省结算、普通门诊省内和跨省联网结算及改革简化异地就医政策有关情况。

今年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出43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医保卡“一卡通行”和普通门诊省内及跨省联网结算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省在前期已实现医保卡省内“一卡通行”、省内和跨省住院联网结算的基础上,经过连续奋战,今天,全省16市和省本级、胜利油田医保卡跨省结算、普通门诊省内和跨省联网结算正式开通运行。同时,为让群众在“一卡通行”和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中更省心、更省事、更便捷,进一步改革简化了异地就医政策,并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

医保卡跨省结算和普通门诊异地联网结算推进情况

医保卡跨省结算和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是解决异地就医购药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不能用、跑腿报销难、垫资负担重、群众不方便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我省医保卡跨省结算和普通门诊异地联网结算今天已正式投入运行。

(一)医保卡跨省结算推进情况。一直以来我省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主要采用实账户管理模式,与大多数省份采用的虚账户管理模式不同,实账户跨省结算技术难度大,需要协同配合支持的兄弟省(市)多,在全国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对此,全省医保系统组织银行、银联、医药机构、信息系统开发商、网络通信部门等集中进行攻关,解决了医保卡管理模式不统一、个人账户资金清分环节多、与国家异地就医平台对接难度大、跨省刷卡结算链条长等众多技术难题,建设了对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系统的省内和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平台、个人账户跨省支付与清分结算平台,全省共升级改造定点医药机构信息系统9497个。为保证外省(市)群众到我省跨省联网结算定点医药机构,以及我省群众赴外省(市)跨省联网结算定点医药机构刷卡顺畅,省医保局借调外省(市)职工医保卡集中对我省跨省联网结算定点药店和普通门诊、住院跨省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反复进行跨省刷卡测试8998笔,先后派出18个测试组赴14个省25个城市实地刷卡测试1.06万笔。目前,我省参保职工已可在全国已开通跨省联网结算的定点药店和普通门诊、住院跨省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刷卡结算。同时,外省(市)参保职工可在我省6139家跨省联网结算定点药店、3358家跨省普通门诊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4164家跨省住院联网结算定点医院刷卡结算。

(二)普通门诊异地联网结算推进情况。目前,我省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具有住院功能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联网结算全覆盖,并与全国其他省(区、市)4.84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住院联网结算。门诊慢特病已实现省内联网结算,联网医疗机构已达到1838家,结算病种已从14种扩大到各市规定的所有门诊慢特病种,最多达80余种。

普通门诊面对的是多发病、常见病,就医需求大,发生频率高。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加和交通出行便利性的提升,群众对普通门诊异地联网结算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国家要求2022年底前每个县都要至少确定1家普通门诊跨省联网医疗机构。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医保局汇聚全省医保系统之力,攻坚克难,先后完成3358家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改造,培训业务及窗口操作人员6120人次,先后派出18个测试组赴外省(市)普通门诊跨省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实地测试,并对重点地区组织多轮反复测试。目前,全省16市及省本级、胜利油田均已实现普通门诊省内及跨省联网结算,我省普通门诊省内跨市和跨省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已达到3358家,覆盖到全省每个县(市、区),比国家要求的时间节点提前16个月完成。同时,我省参保群众可在外省(市)已开通普通门诊跨省联网结算功能的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联网结算。

功能与成效

(一)医保卡跨省结算的功能与成效。

一是打通省域限制实现跨省结算。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不仅可以在本省使用,也可以在外省(市)具备条件的定点医药机构刷卡支付相关医药费用。

二是打通支付限制实现统账衔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既可用于支付在外省(市)定点药店发生的购药费,也可用于支付在外省(市)定点医疗机构经医保统筹基金报销后需个人自付的医疗费。

三是打通载体限制实现卡码并行。随着医保电子凭证的推广应用,参保职工即使不带医保卡,也可以通过医保电子凭证扫码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支付相关费用,做到了“卡码在手,医保无忧”。目前,该项工作各省(市)都在加快推进。

(二)普通门诊异地联网结算的功能与成效。

一是就医区域更加扩大。参保群众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如同在参保地一样,在省内和省外所有具有联网结算功能的定点医疗机构都可实现普通门诊联网结算。

二是就医负担更加减轻。医保支付的费用由医保部门直接与定点医药机构结算,群众不再需要垫付资金,同时异地门诊可与参保地门诊统筹资金额度同享。

三是群众就医更加便利。参保群众就医后,不需要再持发票和费用明细等原始纸质单据回参保地手工报销,更加方便了群众。

改革简化全省异地就医政策情况

为解决群众异地就医中遇到的备案程序繁、证明材料多、提供转诊转院和在外急症证明难等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让群众异地就医更顺心、更省事、更便捷,省医保局与省财政厅经过充分论证和对医保基金可承载力进行充分测算,对全省异地就医相关政策进行了统一改革和简化,改革政策从10月1日部分市试运行以来,经过不断完善,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在全省正式实行。改革政策如下:

一是整合简化异地就医人员分类。将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长期异地居住人员、外出务工农民、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统一整合简化为“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将转诊转院人员,自行外出就医人员,因出差、探亲、旅游等临时在外就医人员,统一简化整合为“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二是异地就医备案不再提供相关备案证明材料。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不再提供户籍证明、居住证等证明材料,实行承诺备案制;“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不再提供转诊转院证明或在外就医急诊证明等材料。

三是异地门诊就医可享受参保地门诊报销待遇。凡建立职工和城乡居民门诊统筹政策的市,参保人员省内跨市、跨省异地就医不受签约基层医疗机构范围和等级限制,均可享受门诊统筹待遇并实现联网结算,异地报销与本地报销额度合并计算,不超过当年度门诊统筹报销额度。

四是“异地长期居住人员”一次备案长期有效并享受参保地报销待遇。“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在长期居住地就医,一次备案长期有效,并按照参保地待遇报销。

五是取消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和家数限制。异地就医直接备案到就医地,不再备案到具体医疗机构,参保人可在备案就医地所有联网的普通门诊和住院定点医疗机构中自主选择就医,并实现直接结算。

六是降低临时外出就医首先自付比例。转诊转院人员、自行外出就医人员、因出差、探亲、旅游等“临时外出就医人员”,省内跨市、跨省住院医疗费用首先自付比例,由原来各市规定的不超过40%,统一调减为不超过10%;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省内跨市、跨省就医首先自付比例不超过10%。

七是省内跨市临时外出就医全部取消备案手续。省内跨市“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就医全部取消备案手续,就医费用直接联网结算。

下一步工作

省医保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聚焦改善民生,持续优化提升异地就医购药便利度。

一是进一步扩大跨省刷卡定点药店和普通门诊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范围。联合兄弟省市持续增加跨省刷卡定点药店和普通门诊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数量,进一步提升群众跨省就医购药的便利度。

二是加快推进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结算。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争取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结算国家试点,尽快推动开展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结算工作。

三是持续做好医保经办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在全面实现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等高频服务事项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基础上,持续优化提升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暖心的医保服务。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