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改革动态

【“十大创新”案例㉛】创新“产业链+商会+支部”模式 为产业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淄博改革

发布日期: 2022-12-0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

创新“产业链+商会+支部”模式

为产业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周村区


    今年以来,周村区以产业链党建为突破口,在省内首创“沿链建商会、党建促会建”模式,首批成立4家产业链商会,建立7家商会支部,走出了一条商会党建与产业发展“融合促进”的新路径。通过“沿链建商会、党建促会建”,一体化联通政府、商会、企业资源,推动形成“大中企业带小微企业、核心企业带配套企业”的帮带格局,为链上企业加速实现转型升级、品质提升构筑了融通互促的舞台。

    一、“商会+支部”,“链”上相融共促。周村区探索产业链上建商会,同步建立党组织,实现链上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覆盖。一方面,打造“融通”到“互促”的平台。创新实施“沿链建商会”专项行动,今年以来,用半年时间对全区纺织丝绸、沙发家具、电子电器等传统优势产业、6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逐一“把脉问需”。6月26日,成立全省首家县级商会协会党委—周村区商会协会党委,同日揭牌成立周村区风机产业链商会,同步建立了风机行业商会党支部。随后,在不锈钢、沙发家具、厨房电器等传统产业成立3个产业链商会,同步建立商会支部,目前全区产业链商会支部达到4家,为产业强链注入“红色动能”。另一方面,实现“有形”到“有效”的覆盖。产业链商会党支部成立后,通过健全组织、理顺机制,实现党建工作有效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明确区商会协会党委隶属“两新”工委,领导和指导全区商会协会、镇(街道)商会规范化建设和党建工作;明确新成立的商会必须同步建立党支部,推动党组织应建尽建。从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优秀党建指导员,全面指导商会党建工作规范化开展。构建完善“商会党委抓链上支部、支部抓行业商会、党员队伍带群建”的工作体系,通过商会协会支部,把党员聚在链上、把活动串在链上、把作用显在链上,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二、“商会+支部”,“链”上协同发展。精准激活政府、商会、企业中党建“红色基因”,构建紧密型“产业链+商会+支部”的党建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一方面,实现党建工作从“管得了”到“管得好”。为避免“商会+支部”的“联而不密、链而不紧”问题,切实发挥党组织在行业发展和商会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周村区把属地镇街、政府部门、上下游关联企业、科研院校等各类主体整合起来,区两新工委“总牵头”,区商会协会党委“抓落实”,属地镇街、部门“协同办”,齐抓共管织密管理服务网。在“同心周村”“掌上周村”等媒体宣传推介商会愿景、会员采风20余次,举办产业示范观摩活动12次,集中培育、打造北郊镇商会、青年企业家商会等一批示范亮点,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效应。另一方面,推动党员作用从“发挥得出”到“发挥得好”。通过链上建支部,规范开展组织生活,激活了企业党员内生动力。在开展组织生活时,注重引导商会会员、支部党员主动参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活动,收集党员对各级、各部门的意见建议,有效强化了商会党员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激发了企业的内驱动力。同时在产业链商会的年轻群体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7名,新发展党员5名,努力把产业链发展的前沿势力、年轻群体吸收入党组织,为商会党组织提供创业创新活力。为提升商会党员综合能力素质,组织开展政商直通车、学习沙龙、互促互学等活动11次,引导商会党员切实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立足岗位当先锋、做贡献,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三、“商会+支部”,“链”上服务赋能。秉持“党建引领、统战聚力”工作理念,政府通过主动服务、共商共享赋能,不断增强链上企业“跟党创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一方面,服务由“单选”到“点单”转变。常态化实施“季度链上支部大走访活动”,坚持问题导向,主动问需,既聚焦产业导向等面上需求,更关切融资、要素等个体需求,为企业提供“点单式服务”。先后开展不锈钢、厨房电器、食品餐饮等产业链发展专题调研,收集企业在招工、融资、人才、社保、子女入学等方面问题14条,制定“一企一件一策”,将督办件发至职能部门,形成落实闭环,逐个帮企业解难题、增能效,目前反映问题已全部处置解决。主动保障,协调相关部门梳理各产业链投资促进、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及涉及的项目立项、用地规划、竣工验收等审批、中介、公共服务事项,统一形成“政策保障清单”,通过“送政策、当保姆”,让惠企措施真正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发展由“单打独斗”到“共商共享”跃进。用好“商会支部”关键一招,一体化联通政府、商会、企业资源,共同推进产业链跃级发展。每月定期召开产业链商会支部工作例会,调度工作情况;组织职能部门、骨干企业召开联席会议,落实“重点问题领导办、专业问题部门办、疑难问题联合办”机制,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深入挖掘行业主管部门、科创园区、链头企业在项目、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形成可参考的“资源清单”,实现链上信息共享、功能聚合。上半年,共协调4家链上企业入驻工业园区,1家企业新增土地指标,新上项目投资5500余万元。成功为山东氢能研究院与淄博安泽特种气体有限公司牵线搭桥,推动院校与链上企业合作建设研发机构和创新体,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持续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