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创新”案例㊶】守正创新 服务群众 聚力打造“沂源红”宣讲“金字招牌 |
|||
|
|||
守正创新 服务群众 聚力打造“沂源红”宣讲“金字招牌” 沂源县
近年来,沂源县立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聚力打造“沂源红”宣讲品牌,探索创新“1+N+4+6”基层理论宣讲模式,即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个核心,采取“宣讲+”等N种形式,推动解决“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在哪讲”4个问题,实现理论宣讲吸引力、感召力、渗透力、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等6个方面全面提升,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截至目前,组建各类宣讲队伍930支,聚揽宣讲员2000余名,每年开展各类宣讲3000余场次,受益群众10.2万余人次。2021年11月,“沂源红”宣讲团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相关工作事迹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一、“硬核”打造理论宣讲队伍,聚力提升理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围绕破解宣讲力量薄弱的问题,整合全县宣讲资源,组建“专业宣讲分队”和“百姓宣讲分队”,构建起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宣讲体系。一是打造好理论宣讲“主力军”。成立8支“沂源红”宣讲团宣讲队伍,选拔800余名政治过硬、能力过硬的宣讲人员,进一步充实了“沂源红”宣讲团力量,实现部门、行业、领域宣讲全覆盖,村村都有宣讲员,打通了理论宣讲直达群众的“最后一米”。二是传播好理论宣讲“好声音”。着眼沂源“红色高地”“道德高地”优势,成立先模人物事迹报告团,持续挖掘“人民楷模”“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朱彦夫、“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李振华、“黄牛书记”张继学等楷模事迹,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巡回宣讲,聚力推动新时代沂蒙精神红遍齐鲁、遍地开花,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宣讲60场次,覆盖500余万人次。三是建设好理论宣讲“储备库”。积极挖掘选拔宣讲能手,锤炼宣讲队伍,在榜样引领和信仰力量的感召带动下,“80、90”新青年800余人加入宣讲队伍,逐渐形成老中青相结合、专兼职相辅相成的人才结构。 二、“灵活”创新理论宣讲方式,聚力提升理论宣讲的渗透力和传播力。创新迭代宣讲方式方法,扩大理论宣讲覆盖面,拓展巩固基层宣讲阵地,让党的声音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一方面,积极创新宣讲形式。围绕解决“群众不愿意听、听不懂”的难题,坚持“怎么受欢迎,就怎么讲”的原则,采用“理论宣讲+典型引领、文艺节目、新媒体”等方式,把“讲道理”“讲政策”和文艺节目结合起来,通过三句半、小品等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出来。宣讲团自主创作小品《敬红旗》、京东大鼓《旗帜》、三句半《新时代守法信访歌》等作品16个,用百姓自己的话、说百姓关心的事、讲百姓信服的理,真正让群众“坐得下、喜欢听、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巩固宣讲阵地。坚持“群众在哪里,宣讲就到哪里;群众何时闲下来,就在何时讲”的原则,打破“礼堂式宣讲”的常规路子,统筹线上线下一体发力,变“吸引群众来听”为“走进群众去讲”。在线下,创新开辟“苹果园里”“樱桃树下”等各具特色的“小微宣讲站点”,将公园凉亭、村头石桌、田间地头全部纳入宣讲阵地,推动实现理论宣讲与群众生产生活统筹兼顾、精准嵌入;在线上,努力拓展网络宣讲阵地,开展“银龄云宣讲”“‘沂’起宣讲二十大”“身边的榜样这样说”等活动,组建线上宣讲人才库,邀请离退休干部讲述红色故事、青年宣讲员讲述身边故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目前,已有130人加入线上宣讲人才库,开展线上宣讲34期,惠及群众3.2万余人。建立新媒体联盟宣讲队伍,开设“沂源红”抖音号,积极组织“网红”“大V”拍摄反诈宣传短视频;本轮疫情防控期间,在抖音设置的“沂源全民抗疫dou行动”话题,累计播放量突破1000万次,产生了显著的正能量集聚效应。 三、“实干”宣讲践行为民宗旨,聚力提升理论宣讲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探索实施“一站式服务群众”新模式,将文化下乡、百姓宣讲、志愿服务有机融合,进一步推动理论宣讲走深走实。一是“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感人心。坚持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在宣讲中穿插农技培训、温暖义诊、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让群众听宣讲、学技能、享服务。特别是“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春松老年志愿者服务队,把讲道理融入到具体行动中来,以身示范、现身说法,用实际行动感化周边人,今年以来,已开展活动200多场次,参与志愿者3000余人次,服务群众3万余人。二是“理论宣讲+关爱扶助”暖民心。坚持物质帮助与精神扶助相结合,依托“每月一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宣讲团成员和志愿者定期到长者食堂,陪老人们一起吃饭、聊天、看节目,组织老年人开展互帮互助、以老助老“银龄互助”活动,用实际行动倡导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给予老年人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关心。三是“理论宣讲+为民办事”解民忧。坚持提升群众满意度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相结合,创新实施“访、找、办、回、查、评”六步闭环工作法,对收集到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应改尽改,能做尽做,通过思想宣传和志愿服务等活动,把工作真正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今年以来,累计走访群众22万余户,收集各类问题1802个,按照“谁走访、谁负责”的原则,积极推进问题解决,目前已解决1637个。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