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解思维”暨“共同富裕”案例⑩】让百姓健康更有“医”靠 |
|||
|
|||
让百姓健康更有“医”靠 ——桓台县破题县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看病难、看病贵的探索与实践 桓台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桓台县以推动县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抓手,聚焦“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不易得病”四个领域,不断优化医疗资源供给,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有效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切实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桓台县人民医院连续5年上榜全国县级医院300强,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在全省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中位列区县级第一名。桓台县先后入选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项目试点、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 一、聚焦“门前看”,合理布局医疗资源,系统解决地理可及性问题。大力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结构,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一是科学布局医疗资源。围绕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均衡布局,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先后投资28.1亿元在城区南部、西部建设县人民医院新区和县妇幼保健医院新区,对城区北部县中医院进行提升改造,形成“10分钟精品医疗保障服务圈”。二是创新乡村医疗服务模式。大力加强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卫生室建设,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全面推进“名医基层工作站”建设。近年来,投入1597万元改造提升284家村级卫生室,4家镇卫生院创建为社区医院。三是扎实推进医疗共同体建设。以推进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整合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打造“3家县级公立医院+13家镇卫生院”的医疗共同体,推动互联网、卫生专网、医院内网互联互通,实现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体化。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内主流媒体报道。 二、聚焦“看得起”,全力降低就医负担,系统解决经济可及性问题。深化医院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新时期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路径,创新管理模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运营效率,努力让群众“花小钱,看好病”。一是创新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制定医院内部考核评价办法,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将以业务收入提成为主导的分配方式,转变为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分配方式,从制度层面杜绝多开药、多做检查等现象,让医生真正回归看病角色。二是探索集采药品进基层改革。在全省率先推动集采药品进基层,建立健全线上平台、医保支付、供应配送一体化链条,打出“进药店”“进村卫生室”“进民营医院”“进线上平台”组合拳,形成“城乡全覆盖、销售零加成、保障全方位”的药品集采改革新模式。目前,全县189家村卫生室药品配备种类达15种以上,群众常备药品降价幅度达到85%以上。三是创新“高标低费”医疗模式改革。坚持高质服务、低价收费,通过积极向上申请,省市医疗保障局批准提高就医报销比例,全县城镇居民报销起付线降低400元,报销比例由53%提高至70%,职工住院报销起付线降低200元,报销比例提高6%。同时,县人民医院在创建晋升三级医院后,主动申请收费“降档”,费用标准、报销比例均按二级医院标准执行,比同等三级医院报销比例高10%—20%,让群众在得到三级医院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享受到二级医院的低收费标准。 三、聚焦“医得好”,持续提升服务质量,系统解决技术可及性问题。大力加强重点优势学科建设,构建危急重症救治体系,切实提升县级医院“治大病”能力,全力提升县域医疗救治水平。一是加强重点医疗学科建设。积极依托大专院校和部、省级医院,采取“医院建平台、科室结对子、专家交朋友”的团队协作模式,大力推进重点专科建设,以专科强带动医院强,推动全县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桓台县妇幼保健院荣获全国第一批“现代产房”认证,获评全国第一批“无痛分娩试点医院”;建成第一批山东省区县级新生儿重症救治中心。二是完善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医疗人才队伍管理办法,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奖励力度,针对符合条件的急需紧缺岗位的博士、硕士、本科的高层次人才,分别给予100万、50万、10万的就业补贴,进一步优化了医疗队伍结构,着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医疗人才队伍。三是链接高端优质医疗资源。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扎下根”工作思路,积极链接高端优质诊疗资源,创新引进美国外科学院院士万肖蓬的顶尖泌尿结石中心等3家工作站入驻桓台,北京协和医院妇科专家向阳教授等7名知名教授定期来桓接诊,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顶尖专家的医疗服务。 四、聚焦“全周期”,健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解决健康可及性问题。聚焦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大力实施医疗服务提质扩容行动,不断推动托育服务、养老服务、智慧医疗等融合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全周期”健康服务需要。一是创新开展婴幼儿照护新模式。聚焦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创新推进托幼托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医育结合、托幼一体、社会兴办、社区家庭办”四种托育模式,为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专业、精准、多元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有效减轻家庭养育负担。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托育机构31家,可提供托位1914个,千人托位数达到3.9个,获批全省家庭托育试点县。二是探索打造医养融合养老新体系。紧抓获批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示范县的有利契机,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城乡全覆盖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相关经验入选《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名录》和山东省首批医养结合典型案例。三是持续推进智慧医疗惠民新路径。坚持以疾病预防为服务导向,建设智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开展季度慢性病随访、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服务工作。同时,在全省率先启动“两癌”免费检查项目,自2014年项目启动以来,完成筛查18.6万人次,桓台县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发病率分别由95.41/10万和37.78/10万,降至31.38/10万和16.14/10万。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